http://shenzhen.hteacher.net 2016-03-16 15:16 深圳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深圳市教师招聘考试模拟卷——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题(50题,每题1.0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答案】C
【解析】弗洛伊德将人格的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追寻快乐的,是避免痛苦的,是无意识、无计划的,因此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自我调节本我和超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是社会的道德、伦理状态下我的“我”,遵循道德原则。题干中当我们饿了的时候就要去花钱买东西而不是碰到可以吃的东西拿来就吃,这就是"自我"。因为自我具有“避险性”,我们意识到如果只吃东西不给钱会被揍,为了避免这个结果,“自我”要求我们给钱。
2.【答案】C
【解析】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的形式包括课后教案、反思札记、交流探讨、自评教学录像、借鉴听课评价以及行动研究等。教学反思的最高境界是行动研究,即教师为了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或探索提高教学效果的行动方案,而进行的有目的的调查和实验研究。行动研究是一种实验性反思,是教师以某一实验课题为依托,在实验过程中进行的反思。它使教学反思不再停留于简单地解释教育现象上,而更多的关注教育现象发生发展的深层原因。
3.【答案】A
【解析】导入的基本要求:(1)趣味性:要有趣味性就要做到:语言风趣;热情开朗;方式新颖;引证生动。(2)启发性:导入的关键就是要启发学生思维,学习与掌握新知,为此教师应摒弃“师道尊严”的观念,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创造宽松、积极、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思维之门敞开,奇思妙想纷至沓来。(3)迁移性:导入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新旧知识的迁移,为此,导入时要以旧引新,对比开讲。(4)目的性:不管怎样导入都不能脱离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所以,题干的表述是导入的迁移性。
4.【答案】C
【解析】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学者波斯纳曾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可见反思对于老师的专业成长和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5.【答案】B
【解析】观察法即从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出发,用自己的感官去直接了解学生或学生集体现实表现情况的方法。观察法是班主任工作中一种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运用观察法可以直接了解班集体和学生个体的言论和行为,为教育管理班集体提供前提。书面资料分析法是指班主任在了解班级学生情况时,借助有关班级学生的各种书面材料,通过查阅书面资料来获取有关学生的信息,从而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态度、个人爱好、班级基本状况进行间接了解的方法,是班主任初步认识班级和学生,了解学生基本情况最简易的方法。
6.【答案】A
【解析】班主任的核心工作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要求包括:(1)确立班集体的发展目标,班集体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发展的动力,与学生一起制定班级目标是班主任创建班集体的首要工作。(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7.【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条:为了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制定本法。
8.【答案】A
【解析】少先队教育活动的内容:(1)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少年儿童树立革命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是少先队活动的重要内容。(2)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活动。帮助少年儿童学好文化科学知识,为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新技术革命做好准备,是少先队的重要任务。(3)体育、游戏活动。 (4)假期活动。内容丰富、安排得当的假期活动,不仅能使队员得到积极的休息,而且能使他们受到深刻的教育。
9.【答案】D
【解析】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诱因分为积极的诱因和消极的诱因。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从需要的作用上来看,学习需要即为学习的内驱力。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
10.【答案】C
【解析】传统的迁移理论主要包括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概括化理论和关系转换理论等。贾德的“水下击靶”实验时迁移的概括化理论的经典实验。他以四、五年级的学生为被试,分为两组练习水下打靶。给甲组充分讲解光的折射原理,乙组不做任何说明,然后让其不断练习。当两组学生达到相同的训练成绩后,增加水中目标的深度,继续打靶时,学过原理的甲组的练习成绩明显优于未学过原理的乙组。贾德认为这是因为学过原理的一组已经把光的折射原理概括化,能对不同深度的靶子很快做出调整和适应,把原理运用到不同深度的特殊情境中去。根据迁移的概括化理论,对原理了解概括的越好,在新情境中学习的迁移越好。
11.【答案】B
【解析】教学目标就是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即预期学生身心诸方面发生的变化。教育目标作为预期的结果,存在于教学实践活动之前,它表明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性活动。
12.【答案】B
【解析】对话需要对话者双方真诚地对待对方,把自己向对方敞亮。雅斯贝尔斯认为:“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这种我与你的关系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可以说,任何中断这种我与你的对话关系,均使人类萎缩。”这说明教师应该用一颗真诚的心去面对学生,这是一个教师应有的职业良知,也是教学对话得以真正展开的重要前提。缺乏真诚的对话不是真对话,是假对话。教学中要力避假对话的出现首先要求师生双方真诚地投人教学,把自己的真实意图、真实想法表达出来,大家在真诚、真实的基础上进行深人的交流。
13.【答案】C
【解析】根据课程的制定者,可以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地方课程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校本课程又被称为学校课程,是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14.【答案】D
【解析】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的工作方针指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15.【答案】C
【解析】1999年6月,《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选择C。A项是85年的教育目的,B项是82年的教育目的,D项是57年的教育目的。
16.【答案】C
【解析】“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说明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教可以促进学生的学,学生的学又反过来促进教师的教,教师与学生是相互促进的。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促进自己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同时,在教育过程中,虚心的教师也会从学生那里学到不少东西,从而不断充实自己。教学相长包括三层涵义:一是教师的教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二是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三是学生可以超越教师。
17.【答案】A
【解析】“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这句话是指按照一定的时间或季节进行正课的教学,休息的时候也必须有各种课外作业。所以,体现的是课内与课外应相结合。
18.【答案】B
【解析】教师职业最大的特点是职业角色的多样性,一般来说,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包括:“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研究者角色等。教师的劳动与其他劳动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强烈的示范性。
19.【答案】B
【解析】场独立型是指很容易将一个知觉目标从他的背景中分离出来的能力。场独立型的学生一般偏爱自然科学与数学,能够独立思考和学习,不易受到暗示。场依存型是指在将一个知觉目标从它的背景中分离时感到困难的知觉特点。场依存型的学生一般偏爱社会科学,他们的学习常常依赖外部反馈。所以场依存型认知风格的学生比较喜欢结构严密的教学方式。沉思型认知方式的学生在碰到问题时不急于回答,倾向于深思熟虑,因而错误较少。冲动型认知方式的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很快形成自己的看法,在回答问题是,往往根据问题的部分信息或未对问题做透彻的分析就仓促做出决定,反应速度快,但容易发生错误。
20.【答案】D
【解析】综合性提问是要求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把教材内容的概念、规则等重新组合的提问方式。这类提问强调对内容的整体性理解和把握,要求学生把原先个别的、分散的内容以创造性方式综合起来进行思考,找出这些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种新的关系,从中得出一定的结论。这种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综合性提问中,教师经常使用的关键词是:预见、创作、假如……会……、如果……会……、结合……谈……、根据……你能想出……的解决方法、总结等。知识性提问是考察学生概念、字、词、公式、法则等基础知识记忆情况的提问方式,是一种最简单的提问。对于这类提问,学生只需凭记忆回答。理解性提问是用来检查学生对已学的知识及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的提问方式,多用于某个概念、原理讲解之后,或学期课程结束之后。分析性提问是要求学生通过分析知识结构因素,弄清概念之间的关系或者事件的前因后果,最后得出结论的提问方式。
21.【答案】C
【解析】人们进行知觉时总是选择少数事物作为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知觉的背景,这种把对象从背景中区别出来的特性即是知觉的选择性。所以,题干中的表述属于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们总是倾向于把客观事物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知觉。理解性是指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言语把它揭示出来的特性。知觉不因知觉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22.【答案】C
【解析】蔡元培,1917年,蔡元培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以美育代宗教说》一文,进一步阐发他的美育思想,这是最早提出的关于“美育”的概念。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他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杨贤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中国第一本新民主主义教育学著作《新教育大纲》。陈鹤琴,幼儿教育之父,“活教育”是陈鹤琴的教育思想的核心。
23.【答案】C
【解析】少先队的特点包括:(1)儿童性:少先队面向6至14周岁的少年儿童。少先队开展的各项活动适合这一阶段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2)群众性:少先队面向所有适龄儿童,凡愿意参加少先队,愿意遵守队章,向学校少先队组织提出申请的,都应被批准成为少先队员。少先队开展的各项活动面向全体少先队员。(3)教育性:少先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努力提高少年儿童的综合素质,促进他们全面发展。(4)政治性:少先队是中国共产党创立和领导的,是少年儿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5)自主性:少先队是少年儿童自己的组织,队员在少先队集体中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
24.【答案】C
【解析】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一)随堂听课,这是获取课堂教学信息的重要途径。
(二)量表评价法,它是指通过编制评价量表来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的方法。(三)标准化测验,这是进行学业测试的传统方式,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四)替代性评价,强调让学生在具体的真实或模拟生活情境中完成一定的任务,通过对学生在任务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和完成任务的成果来评价学生。(五)课堂观察与调查,课堂观察是研究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研究。课堂观察是搜集资料、分析教学实施的有效性、了解教学与学习行为的基本途径。
25.【答案】D
【解析】投射效应,是教师自己有相同的认知倾向,从而把自身的特点归属以学生身上,即所谓“以己度人”。投射作用往往使人丧失对事物的正确观察与判断,所以教师认识和评价学生时往往会形成错误的印象,这将严重影响师生之间的正常交往。晕轮效应又称为光圈效应,指认知者(教师)对认知对象(学生)的某些主要品质有良好印象之后,就会认为该学生一切都好,反之亦然。近因效应是教师根据学生最近表现形成清晰印象,该印象冲淡了教师过去所获得的有关该学生的印象,从而强烈地影响了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和评价。刻板印象指对各类人群持有的固定看法,并以此作为判断评价其性格的依据。
26.【答案】C
【解析】动机斗争一般有以下几种表现:(1)双趋冲突:指当个体以同等程度的两个动机去追求两个有价值的目标时,因不能同时获得而产生的动机冲突。(2)双避冲突:指个体以同等程度的两个动机去躲避两个具有威胁性的事件或情境时,因不能同时避开而产生的动机冲突。(3)趋避冲突:指个体对一个事物同时产生两种相反的态度取向时内部的动机冲突。古代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中说曹操兵败斜谷,进退两难,当夜规定军中口号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就是这种内心矛盾的体现。(4)多重趋避冲突:即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例如,大学生择业时多种选择的冲突,是这类冲突的典型实例。
27.【答案】B
【解析】课外的组织形式一般有三种:(1)群众性活动,它是组织多数或全体学生参加的一种带有普及性质的活动。(2)小组活动,小组活动是课外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它是根据部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要求以及学校的具体条件,就某一活动内容组成小组,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经常性的活动。(3)个人活动是学生在课外进行单独活动的形式。
28.【答案】C
【解析】与坚忍性相反的品质是动摇或执拗。前者在意志行动刚开始的时候,决心很大,干劲十足,一旦遇到困难,就灰心丧气,感觉前路茫茫,中途退缩。生活中这种虎头蛇尾的人不在少数,应属于意志薄弱者之列。后者在行动中认准目标后,就一成不变地按计划行事,遇到特殊情况,或者客观条件发生了变化,也不能审时度势,寻求变通。平时我们说某人总是“一条道走到黑”,或是“不见黄河不死心”,就是指行为过于执拗,总是一意孤行。
29.【答案】C
【解析】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包括:(1)师范教育:职前师范教育阶段是师范生进行专业准备与学习,初步形成教师职业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的关键时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起始和奠基阶段。(2)入职教育:新教师都会面临一个角色适应问题。为了让新教师尽快进入角色,新教师的任职学校应当采取及时有效的支持性措施。(3)在职培训:为了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为在职教师提供的继续教育,主要采取“理论学习、尝试实践、反省探究”三结合的方式,培养教师研究教育对象、教育问题的能力。(4)自我教育:教师的自我教育就是专业化地自我建构,它是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的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教师自我教育的方式主要有经常性的系统的自我反思、主动收集教改信息、研究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关键事件、自学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积极感受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等。(5)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30.【答案】A
【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四章第九条指出,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
31.【答案】B
【解析】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能画出路线图,说明处于此阶段的儿童开始出现了表象和形象图式,所以处于前运算阶段。
32.【答案】A
【解析】丰富的课外、校外教育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题干中苏霍姆林斯基这句话指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属于A项
33.【答案】C
【解析】课堂小结的几种常见形式主要有:归纳法、比较式、练习式、图表式、悬念式等。练习式结课是最常用、最简单的一种方式,它是指教师通过让学生做练习的方式结束课堂教学的方法,它主要包括总结巩固和布置作业两个方面。
34.【答案】C
【解析】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来达到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目的的一种方法。说服法主要是包括语言文字说服和事实说服,其中前者主要表现为讲解、报告、谈话、辩论等形式,后者主要表现为参观、访问和调查。
35.【答案】D
【解析】教师资格制度是我国法定的教师职业许可制度。1993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并对教师资格认定办法作了原则性规定。
36.【答案】D
【解析】先进生一般是指思想好、学习好、纪律好、劳动好、身体好的学生。对于先进生的教育一般需要:(1)严格要求,防止自满;(2)不断激励,弥补挫折;(3)消除嫉妒,公平竞争;(4)发挥优势,全班进步。后进生一般是指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暂时落后、不太守纪律的学生。对于后进生的教育,一般要求:(1)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2)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37.【答案】C
【解析】根据《教育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下,应当积极参加当地的社会公益活动。但是停课开展活动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育,所以不应该参加。
38.【答案】A
【解析】诊断性评价,又称为前置评价,一般是在某项活动开始之前,为教学计划的有效实施而进行的评价。通过诊断性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准备情况,所以题干的表述属于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为引导教学进度或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确定。总结性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把握最终的活动成果而进行的评价。
39.【答案】B
【解析】中小学的活动一般是以班级为单位来展开,班级是学校教育的最基本的单位,也是学校进行德育的基本单位。
40.【答案】A
【解析】心理素质是教师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解决教师心理问题的根本途径。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常用的方法: ①纠正认知偏差;②学会控制情绪;③完善个性结构。B、C、D均是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一些方法
相关推荐:
深圳华图教师网 http://shenzhen.hteacher.net
责任编辑:yangyang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