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zhejiang.hteacher.net 2023-11-13 15:13 浙江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二)整体感知
让学生先展示课前所搜集到的有关作者的资料。(他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1968年4月4日被种族主义分子枪杀。1986年起,美政府将每年1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全国纪念日。)然后经过学生的回答,老师进行补充总结得出:自从16世纪中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便开始了他们漫长而苦难的奴隶生涯。南北战争后,林肯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他们才获得法律上的自由。但一百多年后,种族歧视和压迫仍十分严重。美国黑人仍挣扎在社会底层,挣扎在饥饿和贫困的边缘,遭受虐待殴打,无法享有白人同等的人格和活动自由。
2.让学生浏览课文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围绕什么来写的?用一个词来概括。
学生经过朗读全文会得出:全文围绕“梦想”二字进行写作。
整体感知环节是对课文主要内容的初步理解,在初读感知环节我通过介绍作者资料,引导学生进行分享,在分享之中不仅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更为理解文章做好了铺垫。高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因此,接着我会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文本,对文章内容有一个大致的把握。
(三)深入研读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与学的过程就是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些问题可能是不被了解的现象,可能是前后认知的矛盾,还可能是需要挑战的困境。为此,我的教学环节设置如下:
1.让学生听朗读音频,感受当时马丁·路德·金的情绪。
2.随着第一教学环节的展开,学生对于该演讲词的情感基调有了一定的掌握,接下来,我会让学生进行朗读,进一步体会马丁·路德·金当时所带有的情绪。并让学生进行点评。
3.下面我会让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及文本思考以下问题:
文章题目既然是《我有一个梦想》,而且全文是围绕“梦想”来写,那围绕“梦想”写了哪些内容呢?
学生小组讨论、展示交流之后得出:梦想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实现梦想?
4.顺势我会提问学生,文章又是怎样将这些内容展现到我们眼前,该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经过学生的讨论交流,教师进行总结得出:该演讲词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
经过这一环节,学生对于文本内容已经有了较好的把握。
(四)拓展延伸
为了加深学生对本文的体会,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全班进行赛读,展开演讲比赛。并运用排比句进行造句,从而能够将修辞手法运用在写作当中,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五)小结作业
在学生交流之后,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然后总结并布置作业,作业如下所示:寻找有关民族问题的作品或者影片,写一篇读后感。
整个设计,从单元和专题的整体考虑进行了全面规划和构思,体现了大语文观,注重了探究、体验,实现了对方法的学习和迁移运用,发展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
七、说板书设计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欣欣
上一篇: 教师招聘高中语文《蜀道难》说课稿
下一篇: 教师招聘小学美术《窗外的风景》教案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