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河北 湖北 湖南 海南 黑龙江 江西 辽宁

江苏 吉林 宁夏 内蒙古 青海 山东 陕西 四川 山西 上海 深圳 浙江 天津 新疆 云南 西藏

湖南教师招聘考试埃里克森的社会化人格理论

http://hunan.hteacher.net 2023-01-03 18:58 湖南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面授推荐: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面授课程

网课推荐: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网络课程

图书推荐: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图书汇总

埃里克森是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他提出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他把个体人格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独特的发展任务。如果外在环境有利于个体顺利实现这一发展任务,则人格就会健康发展。反之,则个体会出现发展“危机”,并妨碍后来各时期人格的健康发展。在考试中,也着重考察各人格发展阶段及其发展任务的匹配问题。特别是前五个阶段,属于个体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考试频率相对较高。

1婴儿期(0-18个月左右):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

这一阶段,婴儿的目标是建立起对周围世界的基本信任感。当孩子哭闹时,父母能哄孩子,孩子就会产生信任感;如果父母不哄孩子,孩子就会认为父母不爱他,进而产生不信任感。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也会充满不信任,因此在面对新环境时会焦虑不安。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因为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2.儿童早期(18个月-3岁):自主对羞怯与怀疑

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并且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儿童渴望自主并试图自己做一些事情,比如自己吃饭、穿衣。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这时父母要允许儿童自由地探索,给予适当的关怀和保护。如果父母对儿童一味的严厉要求和限制,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会使得儿童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3.学前期(3-6、7岁):主动感对内疚感

这一阶段,儿童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并渴望帮助别人做事。这个时期孩子的主要活动是做游戏,喜欢发问。在玩中获得自我存在感,在问中开拓思维。此外孩子喜欢主动帮他人做事,若能获得鼓励,就会获得主动感。但有的家长不让孩子做事,不让孩子探索,孩子就会产生内疚感,长大后也缺少自我价值感,退缩怯懦什么都不敢尝试。所以成年人应该是鼓励和满足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活动。

4.学龄期(6、7-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

这一阶段,儿童成功的体验有助于儿童建立勤奋的特质,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表现出乐于工作和较好的适应性。如果儿童没有形成这种勤奋感,他们就会形成一种引起他们对成为社会有用成员的能力丧失信心的自卑感。应该多鼓励孩子,给他多提供成功的经验。

5.青年期(12-18岁):角色同一对角色混乱

青春期,自我意识开始生长,渴望独立,经常对自己进行评价,常常思考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即有关自我形象的、能力、信念、性格等方面的问题。并渴望找到答案。如果个体在这个时期把这些方面很好的整合起来,行为符合其角色,个体便获得了较好的角色同一性。反之,则会造成角色混乱。

第六阶段:(18-25岁)是成年早期

这一时期的人格冲突是亲密对孤独

目的:发展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因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这里有自我牺牲或损失,只有这样才能在恋爱中建立真正亲密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

第七阶段:25-65岁是成年中期

人格冲突:充沛感对颓废感

目的:获得充沛感,避免停滞感。

当一个人顺利地度过了自我同一性时期,以后的岁月中将过上幸福充实的生活,他将生儿育女,关心后代的繁殖和养育。这一阶段,个体的繁殖感不仅仅指生育方面,也表现的在工作和人际关系等方面。他认为,生育感有生和育两层含义,一个人即使没生孩子,只要能关心孩子、教育指导孩子也可以具有生育感。反之没有生育感的人,其人格贫乏和停滞,是一个自我关注的人,他们只考虑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不关心他人(包括儿童)的需要和利益。在这一时期,人们不仅要生育孩子,同时要承担社会工作,这是一个人对下一代的关心和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人们将获得关心和创造力的品质。

第八阶段:65岁以后是成年晚期

人格冲突:完善对绝望

目的:获得完善感,避免绝望与沮丧。

由于衰老过程,老人的体力、心车和健康每况愈下,对此他们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所以被称为自我调整对绝望感的心理冲突。当老人们回顾过去时,可能怀着充实的感情与世告别,也可能怀着绝望走向死亡。自我调整是一种接受自我、承认现实的感受;一种超脱的智慧之感。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调整大于绝望,他将获得智慧的品质。老年人对死亡的态度直接影响下一代儿童时期信任感的形成。因此,第八阶段和第一阶段首尾相联,构成一个循环或生命的周期。

相信大家对于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理论已经有了了解,接下来,我们做两道题来练一练。

1.【单选题】小明非常淘气,总会偷偷地把电动小汽车拆开,探索其中的奥妙,这说明小明的人格发展任务为( )。

A.自主对羞怯与怀疑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勤奋感对自卑感

D.角色同一对角色混乱

1.【答案】B。解析:学前期的孩子喜欢在玩中获得自我存在感,在问中开拓思维,进行探索。该阶段孩子的人格发展任务为主动感对内疚感。故选B。

【核心考点】教育心理学-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社会化发展与教育-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难度系数】★★

2.(单选题)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青春期的特征是( )。

A同一性和防止同一感混乱

B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

C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

D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

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识记。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包括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五个阶段。题干问得是青春期特征,即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A项正确。

B、C、D三项:均不属于青春期的特征,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核心考点】教育心理学-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社会化发展与教育-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难度系数】★

关注公众号

推荐阅读:

教师招聘报考条件

教师招聘笔试时间

教师招聘考试科目

教师招聘笔试成绩

责任编辑:湖南分校

教师教育网 教育信息网 人事考试网 资料下载

>>更多湖南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2023湖南教师招聘:教育论述题--谈谈如何克服片湖南特岗教师备考指导之教育法律法规复习攻略湖南教师招聘考试《教师职业道德》重要考点二湖南教师招聘考试《教师职业道德》重要考点五湖南特岗教师考试复习资料之心理学常考知识点梳理二湖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近期备考资料四

精彩推荐

换一换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备考资料预约

  • 省份
  • 市区
  • 考试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互动交流

  • 华图教师APP题库下载

  • 微信公众号:htjiaoshi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