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河北 湖北 湖南 海南 黑龙江 江西 辽宁

江苏 吉林 宁夏 内蒙古 青海 山东 陕西 四川 山西 上海 深圳 浙江 天津 新疆 云南 西藏

教师无编制,高薪你会考虑吗?

http://www.hteacher.net 2016-02-01 17:53 教师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教师编制”问题一直以来困扰着很多学校和老师,据人民网报道,北京市海淀区教委今年将出台新政:2016年拟拿出2000万元,聘用100名左右没有事业单位编制的中小学教师,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无编制教师待遇甚至会高于有编制教师,这在国内可是首创呢。

各位老师,您经历过或者您身边有这种情况吗?教学工作压力大,再累再忙也不能请假,因为缺教师;学校安排的培训、充电课程,再想去也去不了,因为走了就没人给孩子上课;自己生病了,再难受也得坚持上课,因为请了病假,没人代课……

这些情况的出现,追根结底都是因为“没编制”,“编制”——真是让老师们又爱又恨,而海淀区2016年的新政将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现状,这项新政究竟是怎么破解教师“编制”尴尬呢?

两千万聘百名无编制教师 北京海淀区全国首创

说到“教师编制”,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编制话题”年年提,“编制问题”年年有,“编制短缺”一直都在,近日北京市海淀区教委主任陆云泉透露:北京市海淀区2016年拟拿出2000万元,聘用100名左右没有事业单位编制的中小学教师,充实到教师队伍中,这在全国教育系统内是首创,这项新政究竟是如何破解教师编制问题的呢?

1.建设教师人才库,区管校用

海淀区教委拟建一个教师人才库,从社会上聘用一批教师,经费由教委统筹,人事放在海淀区人才服务中心,区管校用,“他们的待遇和在编教师没有区别,只是没有事业单位编制,但包括海淀区内的职称评定等,都有资格参加”海淀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说。

2.待遇等同于有编制教师,甚至更好

这些没编制教师的收入甚至比在编教师还要高一点,签的是长期劳动合同,五险一金全有,今年的2000万经费拟聘用100人,平均到每人头上就是20万左右。这将逐步打破区内教师的流动瓶颈,区内校际间教师的流动将变得更便利。

3.聘用教师层次多元,特殊专业师资得以解决

“这100人既可以是有多年教学经验的特级教师,也面向应届毕业生,但待遇上有差别。”北京市海淀区教委主任陆云泉认为,通过这种方式,还能解决教育改革需要的一些特殊专业的老师问题,比如发展校园足球需要足球教练,冰雪运动教练等,“目前好多中小学的体育老师自己都不会踢足球、不会滑冰,怎么教学生呢?”

海淀区这次全国首创的教师编制改革,新在哪呢?一位教育专家说,海淀区此次改革,尝试为教育注入了“源头活水”,在不给上级部门“增添麻烦”的前提下,部分实现了区域教育部门对发展束缚的“自我摆脱”,弥补了师资不足,缓解了在编教师的工作压力,同时激活了整个教师队伍的竞争体系。更为重要的是,这项改革可以超前建立未来所需学科的人才储备库,吸收各科教师及特殊专业教师,进而解决学校教师的结构性缺失问题。

教师编制短缺,为啥让老师这么愁?

相信很多老师都对“编制”有话说,这可不是一个市、一个区的问题,中教君身边很多教师朋友也都会经常和中教君提到“缺编制”,“缺编制”会给老师们带来哪些负面影响呢?

1.教师工作压力大,老师也要“减减负”

如今,随着农村人口外出到城市打工,很多家长把孩子带到了城市读书,在农村生源流失的同时,教师编制也越来越少,很多百名学生以下的学校面临着“拉不开栓”的局面。

在有的地方,一所拥有百名学生的小学,经常只有6个教师编制,其中包括了校长。这6个老师要带六个年级的所有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品德、科学、美术、体育、音乐、综合实践九门课程。这意味着一个老师带一个年级的课程。理论上来讲,这些教师都要做全科教师,门门课程都能拿得下来,而且平均每个教师一周要上30节课,远远超出了普通教师的工作量。

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的事情,如今却成为不少农村学校的真实写照。由于编制有限,大多数学校选择先配语文、数学等主课教师,这样音体美等课程大多数都由语文或数学老师兼任。老师负担过重,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2.老师培训、充电难

教师培训是教育工作的一大重要内容,但是要想抽调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却是个难题。比如“国培计划”,国家每年投入两个多亿来培养“种子教师”。拿山西省某市为例来说,全市每年大概有300个名额。但是由于“国培对象”都是骨干教师,这些教师在学校承担着教学重任,要抽出几个月参加培训都非常难。

3.编制短缺,“病”都不敢生

校容量大的学校,教师资源情况虽然好了很多,能保证各个科目的专职专任教师,但依然问题重重。

按照目前的编制比例,大多数学生都是教师全员带课,教师岗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我们的老师不能生病、家里不能有个事情。因为他要是不来上课,他的班级可能就没人带了。”“早上一起来,最怕听到哪一位老师身体不好,突然要请假了,没人顶替啊。”很多校长都有这种无奈的感觉。

4.女教师扎堆生育,谁来给娃上课?

中小学和幼儿园里女教师占比过高是普遍现象,“全面二孩”政策放开以后,昆明市某知名中学校长忧心忡忡。这所中学女教师居多,尤其是30岁左右的年轻女教师较多,该校长很担心女教师们今后会扎堆生育。“特别是以前一些不符合二孩政策的老师,现在也开始考虑或者准备二孩的事情,有的女老师甚至早早就来请假,表示下学期要回家休产假。”

仅仅在去年12月初,已先后有4位女教师来递交产假申请,她们的预产期多在今年三四月,其中有3人是生二孩。“她们一休假,下学期就得安排其他老师去代课。以前没放开二胎时,一遇到老师生孩子,学校就会缺老师,现在可以生二胎,就更缺老师了。”该校长透露,最近学校已经开始紧急公开招聘新教师,且要求新教师必须在明年3月新学期就到岗,及时补上几位休产假女教师的空缺。其中,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招聘范围也是仅限具有教学经验的在职教师。

5.编制紧张,老师也成“黑户”,优秀教师流失严重

有的教师表示,由于教师编制不足,导致缺额的教师无法充分补充,教师资源的供应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这几年,随着外来人口的进入,学生的数量几乎每年都在增加,但教师的编制没跟上学生的增长。

甚至到了2015年,有的学校的教师编制仍是按2001年年底的学生数进行核定的,一些缺教师的学校,多会采取聘请退休老师、实习老师代课,由于代课老师的编制、待遇等问题得不到解决,流动性也比较大。

给教师编制松松绑, 看他们都是咋做的?

编制问题由来已久,很多地方和学校也都一直在努力为教师编制“松绑”,解决教师编制,除了北京海淀区的这项新政,还有哪些高招、妙招呢?中教君带您一起来看看吧!

1.设立“临时周转编制专户”

为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山东省推出了“人”“地”“钱”系列保障措施,其中最大的创新是设立“临时周转编制专户”。

相关负责人指出,设立“临时周转编制专户”,是为解决中小学教师短缺问题。县(市、区)可在本地事业编制总量内,利用精简压缩、事业单位改革等方式收回的编制,建立“临时周转编制专户”。专户编制不计入中小学编制总额,由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单独管理。推行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走教,开展师范生顶岗实习和“三支一扶”支教,所需费用纳入财政预算。

2.有的民办学校临聘代课教师替补登台

一旦出现“产假式”缺员,临时聘请代课教师“替补”,已经成为不少民办学校最常见的应对办法。不少学校在招聘信息中都标注了“紧缺”、“急需”等关键词,意在尽快招到合适的教师进行补位。其中部分民办学校还直接给出了待遇,动辄近10万元的年薪很是诱人。

此外,也有一些学校是采取灵活调整的办法,即临时抽调校内其他在职教师支援,暂时缓解燃眉之急。甚至还有学校临时找不到合适的老师,只能返聘已退休教师重返讲台。

3. 盘活机构编制存量,优化人员结构

除编制数量不足外,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还长期面临艺体科教师严重缺编和教师结构失衡等问题,这些共同促成了教师编制瓶颈,为了解决这些瓶颈问题,不少城市都做很多努力呢!

以广州市为例,广州市将现行中小学的教师编制标准上浮10%。在学校满编,教师又结构性失衡的情况下,建立退二进一的增补机制。对一些知识更新难、年龄偏大的教师,给予提前退休的相关政策,以增补紧缺学科教师,逐步解决体音美和小学科等学科教师的短缺问题。

责任编辑:QQ

教师教育网 教育信息网 人事考试网 资料下载

>>更多热点资讯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北京半程马拉松4月14日鸣枪起跑!今日10时开启报第46个植树节,2023年我国完成造林5997万亩北京今天白天晴间多云,最高气温15℃,未来三天天气今日,惊蛰,大地回春预计今年高校毕业生超1170万人祝贺!我国首口万米科探井诞生

精彩推荐

换一换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备考资料预约

  • 省份
  • 市区
  • 考试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互动交流

  • 华图教师APP题库下载

  • 微信公众号:htjiaoshi

在线客服×